新聞資訊
news在全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雙碳”目標的背景下,建筑行業作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點領域,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中國能建洛斯達公司作為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內數智化產業發展先鋒,以科技創新為筆,以綠色低碳為墨,在“數建能融合”“綠色建筑”領域繪就出一幅幅令人矚目的藍圖,為“雙碳”貢獻具有特色的數智能源融合案例。
河海大學卓越工程師學院副院長、電氣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華昊辰評價說:“洛斯達公司的綠色建筑能碳管理方案打破了傳統建筑的技術邊界,其將數字技術與綠色能源的深度耦合模式,是建筑行業的碳中和轉型的重要方向之一”。
低碳智慧實踐的標桿
洛斯達公司融發中心總經理喬新輝在談及綠色建筑時指出:“從本質上講,綠色建筑是利用先進的數字化技術、智能控制與調度技術、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等,對建筑的規劃、設計、施工、運營及維護等全生命周期進行優化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和減少碳排放的目標?!?/p>
2023年11月,在中國能建各方支持下,洛斯達公司承建了中國能建大廈“能耗管理平臺”項目,采用“復合型光儲直柔+智慧化”的設計,建設了熱(冷)網運行調度能源生產中心和設備運行、安全、作業管理的設備監測中心,實現供熱(冷)、光儲協同調度運行、客戶服務一體化管理。
該項目作為中國能建數智化轉型與綠色發展的標桿實踐,從設計之初就秉承了“綠色、低碳、智能”的理念。項目以120米超高層建筑為載體,聚焦總部園區能源管理需求,通過“建能融合”創新模式,成功構建起“光伏發電+智慧調控”立體供能網絡,于2024年4月投入使用。綜合管理屋頂光伏等能源設施,投運后首年減少標準煤消耗93198.37千克,這相當于5.7萬立方米森林一年的固碳量。
通過柔性負荷精準調控,在2024年冬季供暖季,暖通用電量較基準年銳減14.3萬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準煤45.2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42.8噸。通過智慧化能耗控制系統實現運營成本精細化管理,不僅為建筑智能化轉型注入綠色動能,更以數字化手段推動集約化發展理念落地,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綠色建筑能源運營解決方案。
“這種將光伏效能最大化、柔性負荷調控、環境感知零擾動技術集成的模式,破解了超高層公共建筑‘高能耗’與‘高舒適’的矛盾?!比A昊辰指出。
“近零碳”理念的創新實踐
此外,洛斯達公司參與的中國能建上??偛烤C合一體化項目,作為國家發展改革委第二批“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工程”,正以“近零碳”理念推動城市建設與生態發展的深度融合。
該項目于2024年3月啟動主體建設,2025年5月主體結構全面封頂。這座195米的超高層建筑不僅是徐匯濱江核心區的新地標,建成后將形成集總部辦公、酒店、居住于一體的城市綜合體。洛斯達公司配合完成了建筑的能源管理專項設計,為項目入選“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示范工程提供了支撐。
針對傳統建筑能耗分項多、運維管理復雜等痛點問題,洛斯達公司創新打造零碳智慧綜合管控平臺,將電網負荷調節技術與未來虛擬電廠調控需求有機結合,構建能源的精準供給與高效利用,推動園區能源柔性調控、碳排精準管理、設施智能運維一體化發展,將綠色建筑能源管理提升至智能化、精細化新高度。
華昊辰評價:“洛斯達公司的綠色建筑能源管理方案具有很高的創新性和前瞻性,極具推廣價值。不僅集成了最先進的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了建筑的高效運營、智能管理和綠色低碳,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傳統建筑的界限,將環保、節能、人性化設計融為一體。”
綠色建筑發展的核心動力
洛斯達公司在綠色建筑能源管理方面的實踐,離不開其在技術創新方面的持續投入。公司按照平臺化支撐能源與數智融合發展的思路,正在打造“能智(Energy AI)”全過程綜合數智賦能平臺、智慧能碳邊端系列產品等多項核心技術和產品。
洛斯達公司研發的“能智”全過程綜合數智賦能平臺,可實現智能監測、運行控制、能碳管理、能效分析等多個核心業務場景,通過實時監測和數據分析,實現能源的優化調度和高效利用。在智能生產與資源優化方面,實時采集園區內企業生產數據,如設備運行狀態、能耗、庫存等,結合AI算法優化生產排程和供應鏈管理,降低資源浪費。在綠色能源與低碳運營方面,集成光伏發電、儲能系統與能源管理平臺,實現園區能源自平衡和碳排放監測。在智慧安防與應急響應方面,通過AI+視頻監控、人臉識別,實現園區全域安全管控。
洛斯達公司聚焦綠色能源管理領域,通過內部科研立項和聯合研發等形式,發布行業標準多項,形成了儲能一體機、能碳盒子、輕量化EMS一體機、能量路由器等能碳邊端產品。實現了光伏、儲能、充電樁、配電室、冷熱碳表及相關負荷設備的統一接入、采集、監測預警、邊緣側能源優化調度,大幅提升了能碳管理效率,降低部署成本和運維復雜性,助力中國能建在“雙碳”目標下高質量轉型發展。
面對未來,洛斯達公司將繼續秉承創新、綠色、智能的發展理念,進一步加大在綠色控制技術的研發投入,持續聚焦可再生能源與建筑一體化技術,進一步完善綠色建筑能碳管理系統,推動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突破,為綠色能源、智慧建筑的發展貢獻洛斯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