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news“5、4、3、2、1!”隨著電子大屏上的倒計時開始,安徽省淮南市潘集電廠二期集中控制室內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
7月28日上午10時,中國能建建筑集團承建的潘集電廠二期2*660兆瓦超超臨界燃煤機組工程4號機組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正式投入商業運營、投產發電。該項目建成后,將在迎峰度夏期間頂“峰”出力,預計每年可供電66億千瓦時,對改善區域電力能源結構,保障長三角電力安全供應,具有重要意義。
走進潘集電廠二期項目,高聳入云的冷卻塔塔頂不斷升騰起白色水蒸氣,兩臺66萬千瓦級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正高效運轉中。
“我們采用最先進的節能減排技術、脫硫廢水零排技術以及高效除塵、寬負荷脫硝、煙氣余熱利用等節能環保新技術、新工藝,排放控制低于天然氣發電標準。”潘集電廠資深主管臧潤澤介紹。
不僅如此,機組采用超超臨界二次再熱技術,相較一次再熱技術,可以提高電廠循環熱效率約3%,降低發電標煤耗率約8-10克/(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1.3-26.6克/(千瓦時),與傳統發電機組相比,潘集電廠熱效率高出2%~3%,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至6%左右。
為助力“黑色煤”高效轉化為“綠色電”,潘集電廠利用潘集選煤廠鐵路專用線運煤,先燒選煤廠的中煤、煤泥,不足部分使用周邊礦井動力煤,實現煤炭就地轉化為電力,減少煤炭運輸成本和損耗。
值得一提的是,建設過程中,中國能建建筑集團創新施工技術,采用“分段模塊化組合+大型吊機協同吊裝”技術,將連廊拆分為3件模塊在地面完成組裝,減少高空作業;制定“雙行車協同吊裝”專項方案,以毫米級精度實現發電機轉子一次到位,作業過程中實施“總指揮-區域指揮-操作崗”三級管控,構建全流程管理閉環。
“我們堅持精益化、潔凈化施工,相較于3號機組實現了較大提升,機組各項技術、經濟指標達到國家標準。”項目總工秦賀賀介紹,中國能建建筑集團積極推進智慧工地建設,依托公司總部生產指揮中心,實施項目在線管控、穿透式管理,精細化施工及調試措施,形成“企業、項目、作業面”三級管控,該工程同時將智慧電廠理念融入運營階段,打造全生命周期智慧化、可視化數字孿生電廠。
據了解,潘集電廠二期是國家政策鼓勵的煤電一體化項目和坑口原址擴建工程,為納入國家長三角能源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規劃、全省“十四五”規劃的重點項目。項目建成后,將與一期工程形成聯動,在保障能源供給、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上發揮重要作用。
報道鏈接:https://www.peopleapp.com/column/30049810386-500006403984